港股杠杆多少 丸美股份的“利润消失术”
丸美股份2019年A股上市。近年来忙于渠道改革、疲于保命增长港股杠杆多少。
忙活一通之后,丸美营收是增长了,可是利润却甚于腰斩,同样的市值也打了个“骨折”。
透过丸美近年来的走向,我们得以见微知著,洞悉到整个行业的大趋势。
01 销售模式变革趋势:线上+DTC
丸美股份成立于2002年,以经销模式为主在国内二三线城市发迹,招股说明书中记载,在上市前三个完整会计年度里(2016年~2018年),经销模式贡献超87%的营业收入,并且主要收入来源于线下,占比约六成。
短短数年时间,丸美股份的销售模式由原来的“线下 + 经销”转变为“线上 + 直营”:
2023年财报显示,线上营收贡献84.05%的营收,直营比例逐渐占据主导地位,占57.37%。丸美股份销售模式的变革体现了时代变迁下的大趋势,其中犬牙交错的逻辑更值得思考。
2020年起,丸美股份线上销售收入开始超过线下,偶发因素是因疫情影响线下渠道流量(丸美早期主要依赖线下经销),而真正的分化则“延迟”至2022年,在其董事长亲自操刀下将转型提升至战略级别。
与行业整体节奏相近,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,中国化妆品市场线上销售额在2021年开始超过线下。依照笔者的愚见,销售在线化及其趋势的主要是解决了两大“拦路虎”:
(1)从产品的属性上看,普通的外用“洗护化”产品在使用上并不存在严格的“专业性”壁垒,并且在内容经济的发展下,抖音、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崛起大量的KOL进行知识科普(典型的就是李佳琦和口红),因此原本就极低的“使用障碍”被进一步消除;
(2)物流网络的日渐完善大幅提高了运输效率,消费者在线购物的等待(到手)时间大幅缩短,进一步满足了人性对于“即时享受”的心理需求,在疫情的影响下消费者的购物方式加速改变且成为习惯。
生意从线下搬到了线上,销售模式也必然产生变化。
线下经销模式的优势是在于能够轻资本实现迅速扩张,但线上销售本就具备跨地域的属性,并且直营方式不需要大幅增加管理半径,从控盘的角度上看DTC是最合适的,因此线上和DTC常常如影随形。
从商业模式上看,丸美股份过去的经销模式体现的是to B的思维,销售链条呈现B2b2C的结构(公司to经销商to(日化等终端)to消费者);但是一旦将生意搬上互联网平台,其消灭层级的功能自然显现,to C思维成为主导。
但是并非不存在“线上 + 经销”,例如请顶流直播带货,呈现的也是B2B2C的结构,但是与过去的经销模式又有着诸多区别,最重要的在于线上“经销”具有高度不确定性,充其量是一种营销手段。
02 增长逻辑嬗变:品牌成长周期的战略再适配
丸美股份旗下拥有三个品牌,其中“丸美”以抗衰功能定位中高端市场、“恋火”作为彩妆新锐品牌主要布局在底妆、“春纪”则以敏肌适用走大众化路。
2023年,丸美股份一改颓势摆脱连续三年的低迷,营收同比增长28.52%至22.26亿元创下新高,“春纪”的发展基本掉队,而“丸美”和“恋火”因品牌所处周期不同采取差异化的战略,增长逻辑亦有所差别。
“丸美”品牌是基本盘,在眼部抗衰细分领域深耕多年,品牌印象相对成熟(尤其眼部护理有大师之称),但是成熟的品牌也意味着缺乏“激情”,单单依靠品牌力并不足以支撑成长(核心的眼部产品营收自2020年以来持续下滑),面向中高端客户的定位在消费分级下呈现出“价增量减”的景象:
2023年,分产品全口径下眼部、护肤和洁肤三类产品销量分别同比减少8.59%、4.29%和8.68%,但平均售价分别同比增长7.78%、21.68%和17.23%,弥补销量下降有余助推“丸美”品牌营收同比增长11.58%至15.6亿元。
核心在于成熟的品牌采取配方升级的战略,在“抗衰”的基础上添加“科技”属性,于2022年起开始推出基于重组胶原蛋白的系列产品,紧贴前沿的配方加持下眼部和护肤类产品价格带得到提升,助推毛利率上行。
“恋火”作为新锐化妆品品牌,两年时间实现10倍的营收增长,迅速成为丸美的第二增长曲线。
2021年,丸美推出的“看不见的粉底液”迅速走红,刺激到消费者精神“味蕾”的PL成功站在风口,次年与李佳琦共创“看不见的气垫”和“看不见的精油粉饼”更是打开了流量大门,凭借“高质、极简”的定位和各种“看不见”接下了这泼天的富贵。
2023年,丸美旗下美容类产品销量同比增长84.47%,营收同比翻倍有余。对于具备成长性的品牌而言,在单品走红之后迅速扩充品类和SKU是丸美在战略执行上的亮点,毕竟在下钞票雨的时候用盆子不仅比碗快、且容量还大。
03 “利润消失术”:价值链重塑的代价
2023年,丸美股份营业收入创下新高,相比2019年,营业收入增长了23.6%,毛利率在价格带的提升和原料价格下降下提升至70.71%,较2019年高出2.53个百分点。
但是,尽管相比2022年,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了38.23%至1.88亿元,仅2019年的41.68%,净利率水平不足10%,远远不及2019年的25.04%。
从2019年和2023年两个静态的时间点上看,丸美股份彻头彻尾地呈现出增收减利,在这中间的三年时间其销售模式从“线下 + 经销”蜕变为“线上 + 直营”,模式的改变同样重塑了价值链。
在线下经销模式下,丸美股份可以依靠经销渠道快速扩张,代价是失去终端控制权,对丸美而言保持适当的利润率水平,增加销量提高规模经济是重点,而经销群体的受益主要来源于渠道复用(有庞大的经销网络在,一个也是经销、十个也是经销)。
但是,当消费者的购物行为转向线上之后,线下的经销商就不重要了,因为从本质上,庞大的经销网络是为了产品的曝光度和可及性,而线上密集的、内容化的营销方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曝光度,叠加物流的效率提升彻底摧毁线下经销的优势。
但是,线上又注定要以直营的方式为主,就意味着丸美要自己直面海量的C端。
有趣的是,这个行业都呈现出线上化趋势,几乎所有厂商都以直营为主且在主要平台上面对同样的一批网民,平台提供了巨大的流量让“暴富”成为了可能,但是对消费者而言也最大程度地拓充了可选范围,因此不仅仅在行业竞争下降低了厂商在平台前的地位,还需要比拼推广支出。
这也是丸美近年来销售费用(率)激增的原因,也是必由之路,因为不这么做就会消亡。
换言之,当消费者拥有更多的选择权的时候,厂商的地位不断下降,没有超强的品牌影响力带来的溢价空间,利润率水平最终还是回归于普通的制造业。
通过丸美股份上市至今的系列动作与结果港股杠杆多少,我们得到一个重要启示:顺应趋势并非易事,最难的或许在于接受残酷的现实——接受新的价值分配规则。